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中全程护理模式的检验效果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分析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护理中采用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传统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增加全程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经过对研究结果分析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 通过在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护理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同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生活質量评分;护理质量

文章编号:1673—8640(2018)—0232—0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B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deficieney syndrome,AIDS)属于一种能够让患者丧失免疫功能的疾病,并且此类患者极易并发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又称耶氏肺孢子菌虫肺炎。根据对相关资料研究显示,超过85%的艾滋病患者发生过至少一次的PCP,并且其中进行25%的患者死于PCP,患者在发病时一般会表现出咳嗽、发热以及紫绀等临床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对患者采用吸氧、平喘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由此可见给予案子吧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患者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4例,其中常规组男性为20例,女性为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至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7±3.06)岁;干预组男性为21例,女性为3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至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6±3.13)岁。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诊断后均符合艾滋病合并PCP诊断标准,并且患者生活均能够自理,排除其中伴有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患者及患有精神类疾病史患者。对比2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二、护理方法

1.传统护理措施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艾滋病合并PCP传统护理干预:(1)病症护理,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指导其取舒适体位,并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抢救过程中不可使用镇静、麻醉等药物,避免出现呼吸抑制。对于高热患者使用物理降温法;(2)病症观察,患者入院后即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格外注意其呼吸节奏等;(3)用药观察,对于采用大剂量激素或复方新诺明治疗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损伤等;(4)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较为严重者,及时对其进心理疏导。护理期间尊重患者隐私,不可随意谈论其病情等。

2.全程护理 对干预组患者增加全程护理干预:(1)做好隔离工作,由于PCP主要由呼吸道传播,因此在护理期间需要做好体液隔离、血液隔离及呼吸道隔离等措施,护理人员在操作完以后,需要及时对口罩、护目镜以及手套等进行消毒处理,并减少探视人员,避免出现交叉感染;(2)注重基础护理,由于患者治疗期间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每天进行一次床上擦浴,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患者皮肤出现压力性损伤。对于体温在38.5~C患者采用物理降温措施,由于患者降温过程中会出大量汗液,因此需要及时补液。按时对患者病服、床单等进行更换,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3)口腔护理,由于艾滋病合并PCP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其治疗期间极易发生口腔真菌感染,从而对口腔造成病损,给患者治疗期间造成巨大痛苦。对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漱口液漱口,每天三次。

三、检验方法 对所选患者均采用GE型的全身螺旋CT扫描机进行胸部扫描检查,在扫描的过程中,将范围控制在患者肺尖至肺底肋膈角水平之间,同时还需要将层距设置为10mm,层厚设置为10mm,扫描影像由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和临床医师进行诊断。

四、观察指标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或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分设置为100分,分数越高越满意。采用Barthel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自理能力进行评过,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自理能力越强。

五、统计学方法 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和院内感染发生率由SPSS20.0软件分析、整理,描述定量资料用(X±s),检验用t值;检验定数资料用x2,描述用百分比(%),当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结果

一、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 经过对研究结果分析显示,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并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二、对比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差异 经过对研究结果分析显示,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5.18±4.22)d,而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8.24±3.13)d,经过对比后(t=2.412,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讨论

全程护理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更加强调对患者实施全面的、精细化的护理措施。从患者入院后即对其进行全过程护理,在护理期间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入院检查、用药指导、心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身心问题进行全面掌握,从而在护理期间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医院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实施艾滋病合并PCP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意识培训,对于护理文书书写制定科学的规范流程,确保护理文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经过对研究结果分析显示,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同时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综上所述,给予艾滋病合并PCP患者在护理期间实施全程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话只能生活质量,同时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全程护理模式能够充分应用到艾滋病PCP护理中来。

推荐访问:孢子 肺炎 艾滋病 合并 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