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的女性体检客户1374人(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其行封闭式不记名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成组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感染HPV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此次研究检测出HPV阳性305例,HPV总感染率为25.10%,其中单一型感染率为17.86%(217/1215),混合型别感染率为7.24%(88/1215),高危型别感染率为22.06%(268/1215),低危型别感染率2.81%(37/121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吸烟与HPV感染无关;年龄、性伴侣个数、有无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症与HPV感染有关。结论 本研究发现年龄从20岁起每增加一个等级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2.52;性伴侣个数每增加一个等级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4.45;不使用避孕套对使用避孕套的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22.97;有生殖道炎症对无生殖道炎症的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7.00。一般人群需开展性行为的宣教、对重点人群实施定期筛查和密切随访,是降低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同时对年龄≥50岁妇女、非避孕套避孕者、性伴侣数目多者、反复发作生殖道炎症的高风险人群,应该严密随访。

关键词:HPV感染;相关因素;宫颈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近年,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原因与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增加有关,HPV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增加250倍,HPV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不可缺少的内容[1]。1974年,德国病毒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WzurHausen)博士发现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并首次提出了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CIN发生乃至进展为浸润癌的主要原因[2],这为将高危型HPV检测引入子宫颈筛查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研究妇女生殖道HPV病毒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的女性体检客户1374人(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其行封闭式不记名问卷调查,年龄为27~64岁,平均37.2岁。

1.2方法

1.2.1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n-cytologic test,TCT),诊断标准采用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伯塞斯达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诊断系统。

1.2.2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HPV-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仪、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均由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DNA分离提取、PCR扩增、PCR产物杂交过程参见试剂盒说明书。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二分类观察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多变量分析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

2 结果

2.1 HPV感染情况分析 在我院行HPV检测的女性体检客户总人数为1374人,年龄为27~64岁,平均37.2岁。有效问卷1215份,其中检测出HPV阳性305例,HPV总感染率为25.10%,其中单一型感染率为17.86%(217/1215),混合型别感染率为7.24%(88/1215),高危型别感染率为22.06%(268/1215),低危型别感染率2.81%(37/1215)。

2.2 HPV感染高危因素相关性 为了探讨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305例HPV阳性客户和910例HPV阴性客户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文献回顾和临床经验结合分析,选出六项相关因素因素(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吸烟、年龄、性伴侣个数、有无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症)可能对HPV感染有影响,赋值说明见表1。试用Logisi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危险因素(a入=0.1,a出=0.15),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年龄、性伴侣个数、有无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症。χ2检验,χ2=28.472,P=0.000,Logisi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HPV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对策:本研究用4个危险因素(年龄,性伴侣个数,是否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症)的Logisitic回归系数来反映4个危险因素对P/(1-P)(HPV感染概率对不感染概率的比数)的作用。①研究显示,HPV 感染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3],不同年龄段的妇女HPV感染率存在差别。本研究发现年龄从20岁起每增加10岁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2.52。由于中年妇女仍处于性活跃期,同时由于认知缺乏、就医态度、免疫状态等原因,更容易形成HPV持续性感染并发展为宫颈癌[4]。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老年妇女认为进入更年期,绝经期就不会得妇科病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对于定期行宫颈癌筛查的人群,宫颈癌筛查终止于65岁,因为绝经后妇女感染HPV病毒后因自身抵抗力较低,病毒更难自我清除。因此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需要对中老年妇女的HPV感染及宫颈癌筛查方面予以重视,加强中老年妇女的宣教工作。②性伴侣数目多而不固定是宫颈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研究发现累计性伴侣数目≥6 个的女性宫颈HPV感染率是只有1个性伴侣者的4倍。本研究发现性伴侣个数每增加一个等级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4.45。HPV感染与女性性行为密切相关,HPV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因此稳定的性伴侣及性关系在控制HPV感染中具有重要地位。③本研究发现不使用避孕套对使用避孕套的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22.97。避孕套能够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减少配偶间相互传染HPV病毒及各种生殖道病原体的机会,故能够降低HPV感染率,是HPV感染的保护因素。使用避孕套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宫颈癌防治的宣传中应鼓励使用避孕套,并在高危人群中免费发放避孕套,普及相关防病知识。④本研究发现有生殖道炎症对无生殖道炎症的HPV感染的比数比例为7.00。生殖道炎症与HPV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疱疹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的患者常合并HPV感染。而这些病原微生物可破坏生殖道局部微环境,进一步增加了生殖道对HPV的易感性。如沙眼衣原体,可导致宫颈炎或阴道微环境损伤增加HPV感染风险,或通过免疫机制导致HPV持续性感染因为HPV感染与其他性传播疾病有类似的性行为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arkin DM,PisaniP,FerlayJ,et al.Global cancer staffstics[J].CA Cancer J Clin,1999,49(1):3144.

[2]冯燕,王新宇,程易凡,等.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关系的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10):732-733.

[3]Chen Z,Meng W,Du R,et al.Genotyp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ve risk factors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Urumqi,China[J].Exp Ther Med,2013,6(1):85-90.

[4]张润芳,郑芳爱,曲丽霞,等.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5:3682-3683.

编辑/赵恒德

推荐访问:宫颈 感染 因素 病毒 分析